省界上崛起一座科技新城
从地图上看,位于嘉兴平湖市最北端的新埭镇就像一个半岛嵌入了上海,其西、北、东三面均与上海市金山区接壤。记者随意跨过村旁的一条小河,手机导航就提示已经进入了上海。
作为“接轨上海第一镇”,新埭镇随处可见“上海元素”:镇里的一条马路,叫“虹桥路”;境内的一条河流,叫“上海塘”。马路上不乏沪牌的小轿车,不少单位和企业的固定电话,已经用上了“021”的上海区号。
从去年3月省政府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到今年5月嘉善、平湖进入上海城镇圈规划,近年来嘉兴主动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动作不断加快。在这片土地上,来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改革春风吹得正劲。
全国唯一跨省界科技城
一条界河穿城而过
平湖新埭镇镇政府门口有一块牌子尤为引人注目: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管理委员会。上海张江高新区的牌子怎么会出现在平湖的镇政府门口?
在新埭镇与上海枫泾镇交界处,记者找到了这座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科技城的位置十分特殊,它地跨上海与浙江两地,一半在上海,一半在浙江。园区中有一条小河穿过,这也是上海与浙江的界河。
这样地跨两省(市)的科技城,在全国绝无仅有。科技城由张江长三角科技城领导小组进行管理,分为金山园和平湖园两部分,并各设一个管委会。未来还将成立产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两园的合作开发事宜。
作为浙江接轨上海的示范性项目,科技城从成立至今进展神速:2016年2月3日,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科技城成为张江高新区第23个,也是唯一一个在上海以外的分园;2017年7月,浙沪两地签订《深化合作加快推进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框架协议》;2018年3月,中国新松机器人集团入驻科技城;2018年5月,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展示中心开放……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管委会主任、新埭镇党委书记钟伟华认为,科技城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离上海近,土地资源相较上海又更富裕,可以有效承接上海的部分产业。
董事长带头“跨省上班”
300套人才公寓下月开放
浙江嘉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钛基复合材料构件是一件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客户中不乏航空航天、核电能源等行业的巨头。
董事长潘珏斐家住上海徐家汇,每天早上7点,她就开着车开始“跨省上班”之旅,路上大约需要一个小时。与王云德一样,潘珏斐也看中了新埭的“上海区位,浙江地价”,“当时这里的地价还不到上海市区的十分之一。”对于一家2014年才成立的新公司来说,这大大降低了创业初期的维持成本。今年,嘉钛金属已顺利发展出了4条生产线。
尽管对新埭的整体环境十分满意,潘珏斐也有自己的烦恼,“我们的团队里有上海交大的博士,却缺乏有技术的熟练工和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不过,钟伟华表示,科技城正在加大与平湖技工学院、嘉兴学院等院校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此外,园区内的300套人才公寓预计今年7月即可开放;新兴公路、平兴公路等进出园区的主要道路的绿化提升改造工作也将于今年10月前完成,届时园区与上海、平湖市区的交通将更加便利。
企业主无奈从上海迁出
没想到却到了一块宝地
浙江旭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较早入驻科技城的一家企业。这家从事食品生产线制造的企业原本位于上海。在2013年,由于用地审批困难,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来自浙江温州的董事长王云德不得不考虑给公司搬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云德在上海的温州商会看到了一份资料,让他对平湖市新埭镇有了兴趣。
在当时,王云德并没有想到,小小的新埭镇在短短几年内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刚刚来的时候,客户过来连个吃饭的地方都不好找,根本没想到后面会发展得这么好。现在商业区、科技园都搞起来了,几乎是一年一个样。”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科技城规划的进一步明晰,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未来的变化也将更加巨大。目前,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平湖园和金山园仍处于基础建设期。据了解,当进入2021年至2030年的“成长发展期”后,平湖园和金山园将实现深度融合,并形成一系列合作交流机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和融合发展示范引领区。